近期弱勢的歐元在周二(13日)交易時段兌美元一度跌穿1比1,並維持在平價左右。歐元大挫的最直接導火線是美國聯儲局篤定將繼續大幅加息以平抑通脹水平,以及俄烏戰爭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以及糧食、能源價格高企等問題。然而,歐洲面對的卻不只是短期問題。
歐元下挫暴露了歐盟經濟結構存在着長遠風險,與日本面對的經濟問題非常相似,也難怪歐元與日圓今年以來都快速下跌。假如兩地無法改變其經濟結構問題,其未來的經濟發展都難以看到出路。
歐洲與日本異常相似
歐洲與日本的經濟發展雖然各有特點,但問題相似。其一是,歐盟與日本的經濟都依賴超低利率刺激經濟,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是主要經濟體之中僅有長期維持負利率政策。不過,負利率政策並未能從根本改變歐洲的產業結構,反而如「軟性毒品」一樣使政府及企業習慣於依賴低息環境,一旦加息將有大量國家及企業付不起息。這也解釋了為何歐洲央行至今仍然遲遲未能開始加息。
此外,歐洲與日本的產業結構在某些方面也很類似,使他們難以應對外部壓力。歐洲除了法國核能水平較高之外,其他地區的能源自給率都很低,嚴重依賴外地輸入。像德國這般過早決定廢核,而綠色能源的供應又未能追上實際需求,一旦國際能源供應出現波動幾乎沒有有效的應對方法。日本既非產能源國家,2011年因為大地震而出現福島核事故以來,核能發展亦接近停滯,情況與歐洲很相似,俄烏戰爭只是暴露它們這方面的弱點罷了。
此外,歐洲工業發展亦與日本有些相似。例如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非常依賴汽車業出口,但在純電動車的競賽中,德國車廠雖比日本要好,但市佔率仍然大幅落後於中國及美國兩強,未來可能有多達五成的舊式汽車廠可能會被淘汰,這也使歐洲長遠的經濟發展不容樂觀。
先進國家返貧
面對多種經濟結構的憂慮,如果歐洲及日本處理不好,將來很可能演變成「返貧」問題。 近年,日本停滯的經濟發展就引來很多關注。日本國內的研究結構指,由於工業競爭力低,人口下降等種種負面因素影響,日本的人均GDP很可能在未來數年被鄰近的韓國、台灣等追越。而加上債務重壓、貨幣快速貶值等問題,日本人的生活質素可能出現倒退。
雖然「返貧」的講法有些誇張或遙遠,但並非遙不可及。所謂不進則,無論是歐洲或是日本也好,假如它們無法處理好經濟的結構問題,放任競爭力下降,它們的人民生活水平將來的確很可能會持續下降。日本厚生省的數據反映,2020年20至29歲單身男性的平均實際可支配收入為271.6萬日元,比1990年呎足足減少15%。這就說明生活質素下降不是空穴來風的講法。
香港亦應該牢記不進則退的教訓,不能不思進取繼續在經濟上「食老本」,要與時並進保持在全球的競爭力,否則將來很可能面臨生活質素倒退甚至「返貧」的情況。
原文網址: 歐元貶值背後的經濟結構問題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2147